统计数据
光伏海外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中东或为爆发点
2013-09-24 08:26  
   欧洲在全球光伏产业的王者地位或将一去不返。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截至2013年7月的统计显示,中国太阳能电池对欧洲的出口比重逐月下降,1-7月份的出口占比已跌至50%以下。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在9月17日中阿能源合作论坛上披露了上述最新数据。

  尽管欧盟在中欧贸易争端中妥协让步,中国得以基本保住欧洲市场,但接受采访的多家光伏企业表示,对欧洲出口现已持有观望态度。

  据悉,今年6月以后,中国企业对欧出口开始急剧下降,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甚至预计,到7月后,这一比重会降至32%以下,而这一比重在前些年高达95%。

  与光伏出口市场类似,中国风电的对外投资及设备销售亦呈多元化趋势,全球风能理事会政策主任乔黎明在中阿能源合作论坛上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出口数量无法与光伏产业相比,但出口地已从欧美地区逐步扩散至亚太、非洲。如金风科技(6.94, 0.63, 9.98%)在埃塞俄比亚的风电场已经并网发电。

  亚太中东市场放量

  中东区域或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下一个爆发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对欧洲出口的下降并未导致总出口量萎缩。2013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总出口量为8.3GW,与2012年基本持平。

  事实上,欧洲比重下降的缺口转移到了日本、印度、以色列等亚洲地区,以及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其他地区。

  阿特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称这是“西边不亮东边亮”。阿特斯第二季度对日本组件出货比例达到总出货量的35.7%,约合159MW,并占有日本市场8%-10%的份额。瞿晓铧告诉本报记者:“长期来看,亚洲等新兴市场是阿特斯未来的重点。”

  光伏市场多元化发展还表现在各国的装机容量变化上。

  据统计,日本、中国、德国、美国上半年的装机容量分别为3GW、2.8GW、1.9GW、1.6GW,德国已降至第三位。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告诉本报记者:“企业愈加关注亚太、中东、美国和非洲等市场。”

  目前,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似乎达成共识,甚至包括众多石油输出国,中东这个相对陌生的区域或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下一个爆发增长点。

  据悉,北非国家摩洛哥制定了一揽子电力建设规划,主要利用水能、太阳能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计划新增装机容量达2000MW;到2020年,埃及电力消费的2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风电占据12%,太阳能新增3500MW;中东第一大经济体沙特则计划在2030年前新增太阳能装机41GW。

  阿拉伯国家的风能规划量并不亚于太阳能,虽然该地区被公认为太阳能资源更为丰富。来自世界风能协会的统计显示,沙特将新增风电装机9GW,埃及在红海沿岸新增装机7GW,伊拉克在2015年新增装机400MW,摩洛哥则计划新增装机2GW。

  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改变以往单纯销售的进入模式。

  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制定宏伟的新能源规划原因大体一致。

  中国为改变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并把新能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为逐步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福岛事件在此过程中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北非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是减少内部石油消耗,以实现石油出口的价值最大化。

  据悉,各国对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政策大多落地。

  日本的支持政策呈现扩大化趋势,除了来自居民屋顶的稳定需求外,增量将主要来自对商业屋顶和地面电站项目的增长,日本近日出台了支持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政策,预计今后增量中的70%来自地面电站。

  欧洲则更加关注工商业屋顶及居民用电系统,预计两项相加可达光伏总量的80%。

  中东地区因其广袤的沙漠及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将着重建设大规模的地面电站及风电场。

  尽管海外市场充满想象,但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

  在全球风能理事会政策主任乔黎明看来,要想抓住这次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遇,中国公司需要改变以往单纯销售的进入模式。

  乔黎明告诉本报记者:“就风能而言,我建议以下三个模式:与国有开发行捆绑,为当地提供项目融资;与政府合作项目捆绑,如中非战略合作;参与市场初创时期的早期市场培育,参与规则制定、培育市场。”

  王勃华则建议太阳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更加重视到海外建厂、并购及在海外建设运营光伏电站的长期、可持续策略。

  毕竟,国外市场不仅仅需要中国的产品,“我希望的是一个集采购、融资、投资甚至科技产权转换的长期交流。”中东可再利用能源和能效中心董事阿玛德向本报记者说。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