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
浮躁的资本——一个光伏投资经理的自白书
2013-11-14 14:50  
  2007年我刚入光伏行业的时候,正赶上海外上市潮方兴未艾。那会儿道行尚浅,根本不知道各种投资人的差别在哪里,统一管他们叫“有钱人”。这是一个极美好的时代,各个光伏企业都这样,不差钱,以至于2009年有PE到展会去主动约见企业负责人时见面就问:“贵公司扩产吗?我们想投资。”

  如果用倒叙的手法,故事似乎是这样的:眼下光伏的萧条是因为需求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双反”雪上加霜;“双反”是因为倾销;倾销是因为恶性竞争;恶性竞争是因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因为光伏项目一窝蜂上马;光伏项目一窝蜂上马的推手是:资本。有人这么说:协鑫如果没有资本,中国的硅料就不会过剩;六大六小如果没有某行资本支撑,可能也就没有“双反”了。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论调。因为没有资本,就根本没有这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初期,都离不开资本的扶持,很多上市公司的成长过程就是:天使投资人——PE——VC——基金——银行。我们在分析产能过剩问题时,不应该否定资本在光伏发展初期的作用。可是为什么这样过热的投资只发生在了中国光伏,而不是中国的纺织业或者德国光伏呢?


袁华


  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年才想出答案:业态不同。这个业态,一是指的光伏制造业的业态,二是指的中国投资界的业态。

  光伏行业的发展是德国FIT补贴政策催生的,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光伏企业根本上还是靠政府在养活的,因为成本的问题,它不能完全市场化,这是光伏行业的业态之一。此外,光伏产品的销售是按照发电量来计价,这既公平也不公平。公平之处在于:单位面积下你发电效率高,你就能多盈利。不公平之处在于:一个工业产品并非只有发电量一个指标,如果我花钱做了其他工艺改进,比如防腐蚀防盐雾,这方面的投资不能带来发电量的提高,因此无法变成经济效益。独特的计价方式导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这是光伏业态之二。一个吃皇粮、没有市场化的行业,并不适合高速发展。

  中国的投资格局大多数都是学习华尔街模式,也就是说,大多数投资人是财务投资人而不是实业投资人。你想创业,来了一个投资人给了你一笔钱,他管财务,还跟你商量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这叫财务投资人;你想扩产,来了个业界大拿直接控股了你的公司,给你钱,还把他以前的经验拿出来教你如何运营,这叫实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和实业投资人的表面区别在于:后者介入生产和运营而前者不。可实际上他们的区别在于:后者十分熟悉行业而前者不。说白了,实业投资人是行家,财务投资人是外行。前者可以给你很多经验甚至是专业团队,而后者就是土豪,除了资金,其他资源极少。不知道是运气问题还是概率问题,我从业7年来,见过的光伏行业的投资人,竟然都是土豪。我把土豪的毛病归结为几点:不懂业态,外行指挥内行;不懂管理,团队跟不上;急功近利,捞一票就走。

  恕我直言,虽非全部但是也有不少的投资公司,起初还是十分谨慎和严肃的,到后来(约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每个投资人心里都特别清楚:只要投得进,三五年内是笔好买卖,三五年后他们反正撤出了,这之后发生什么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我认识一个PE的老总,她在2008年投了一个电池厂,2009年就开始收益,2009年下半年她又投了一个组件厂,很快又赚到了钱。到2010年,她对于投资光伏工厂已经驾轻就熟。此时有个项目找到她,希望可以获得资金去新建一个电池+组件总产能约600MW的新工厂,她经过调研后给对方建议:你们应该上得更大一点,直接进GW俱乐部。可是2011年捷克的电价补贴政策结束后,再也没等到全球哪个国家出现井喷式的爆发。有销售储备的老厂立刻调转人马杀向印度、美国等新市场,排除障碍保证出货量。但这种急转直下的形势,对于一个新厂而言却是致命的扼杀:到2012年,这个新公司的销售规划仍然滞留在欧洲,没有其他区域的规划和拓展。原始股东和她共同想办法,首先双方同意暂缓“GW俱乐部”方案,保证现有400MW开工运行。然后股东提出两个方案,要么往上游整合再投一个硅片厂,这样电池组件成本可控,即便市场价格走低他们的产品还是可以降价卖掉;要么往下游发展,到国外找EPC公司合作项目,现在开始介入的话,一年以后也可以打出名气接到单子从而促进销售。她考虑了一下,选择了继续投产硅片厂。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对光伏生产的业态很熟悉了,而做EPC是另一种她不熟悉的游戏规则。

  结果我想大家都能猜到。2010年的各种数据都显示有效产能已经接近于市场饱和,且当时全球安装量预测明显减缓,此时的投资风险稍加分析是可以预见的。她后来跟我说,到出问题时她才发现自己其实对光伏完全不懂,不光如此,她做投资多年,对于风险判断都很理智冷静,可投光伏时,因为前两个项目,才会草率大意了,而且她也承认一直抱着“只要前三年好过就够了”的侥幸心态,把业绩压力全部押在前三年,只要是长远规划都不批钱,只要是立竿见影的就马上同意,因此才错误地选择了投资硅片厂而放弃了建立EPC公司。

  说回不懂业态这个问题。如果财政大权在投资人那,而提议的是股东,那么“外行”的投资人会导致两种后果:股东提了个瞎方案,他同意了;股东提了个好方案,他给否了。

  我有个朋友,是业界不小的一个光伏接线盒和接头生产商,接头是典型的注塑产品。在公司,PE占50%,他占股25%,其他三个股东占25%,他是董事长。2013年随着大环境不景气,接头销量也随着下滑,这时候总经理(PE方)要求股东们想办法改进盈利状况。

  我的朋友在传统行业做了很多年,他非常坚决地提出:横跨行业,做其他行业比如半导体、电子行业的接头注塑件。结果这个方案被否决了,理由是:公司之前没有其他行业的资源,另外开发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果,而且到那时也无法达到像目前在光伏行业这种龙头地位。最后股东们商量来商量去,眼下要想赚钱最快最好的办法是做电站投资,一是还在业内,人脉还能用起来;二是轻资产,电站项目要过桥贷款,三个月到半年也就本息全收了。于是一个原本做注塑的集团公司又去注册了一个项目公司,开始搞起了国内电站的投资。不多久后听闻一个小道消息:该公司的4个创始人股东,以每个人的太太的身份,去注册了一个新公司(且称“太太公司”吧),专门从事半导体行业的连接器和接头注塑产品的销售。

  更有意思的是,“太太公司”只运作品牌和销售,没有研发也没有生产,所有的生产和设计,都是通过OEM合同的方式,交给她们的先生们办了。一次我找到这个董事长求证,他大大方方承认了。我很诧异地问原因,他说:“我一个做实业的去放贷款,根本不可能做得好。我原本不想这样做的,可是我发现在钱的面子下,我这个董事长讲话已经无足轻重了。创业的时候我们只想做注塑行业的老大,做出像德国产品一样品质的东西来,我们不想去做投机的生意。外面那个(指“太太公司”)只是我们几个养老用的,莫把老弟兄几个创业积攒起来的棺材本钱全部又砸丢了。”资本面前,创业者的梦想,有时候反而更远了。

  资本在光伏行业里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惜卒于内功不足耐力不够。一个好的投资人应该既可以扶上马,又可以送一程。时至今日,光伏又到了一个轮回点,如果此时再有投资人想投资光伏,可以从投资一个手里有技术的科学家团队开始,如同2004年中国光伏刚萌芽时那样。

  来自: 南方能源观察,作者: 袁华